防松VS.预紧力...
发布日期:2018-07-24jial上午11:58m14的螺栓有啥好的放松方法吗?
优势博研-任于镇下午1:58我个人认为连接结构设计好了,是最好的放松方法
Du^_^青阳下午2:01@优势博研-任于镇-紧固件设计计算 我非常赞同老任的观点!
jial上午6:54@优势博研-任于镇-紧固件设计计算 ,对,但设计连接结构时大部分情况下强度刚度是优先考虑的,防松主要靠经验了,实际连接结构承受的松动载荷就不太好确定啊。
韩欣欣上午9:00@jial 说一下具体结构我们看看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上午10:12@jial 确实,其实防松还是一个挺重要的问题。
KevinLee钻诺上午10:30@优势博研-任于镇-紧固件设计计算 你这是要设计人员为螺栓松动问题背锅吗?[偷笑][偷笑]
优势博研-任于镇上午10:33我做了很多项目了,我公司也没倒闭啊!
优势博研-任于镇上午10:33按照您的理论我早该倒闭了。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上午10:40@李圣用-BSKNUT-自反力防松螺母 以我个人看法,设计人员的责任是首要的,他们是安全保障的第一道关卡。他们有责任(而不仅仅是义务)提高设计水平,探索更精准的设计。
KevinLee钻诺上午11:16@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 也对,选择防松螺母也是设计人员的任务之一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上午11:19@李圣用-BSKNUT-自反力防松螺母 现在常叨叨工匠精神,其实,在实践中完全没有反映。这不是怪谁,只能说是社会现状,即安于现状,特别是安于一种低品质的现状......扯远了,我是说防松问题应该下功夫探讨,是具有重要意义的。
任海上午11:20设计不到位才去考虑防松[疑问]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上午11:23@任海-艾法斯特-超声[表情]预紧力测量 恐怕话不是这么说...怎么设计都存在松动问题。如果说这个“到位”的含义就包括防松考虑,恐怕不是工程现实。
CHAOYUN上午11:25我认为,防松的根本解决之道是夹紧力足够。但对于一些更重要的连接点,或者受典型振动的点,需要更高的安全系数,所以需要额外的防松特征。
Du^_^青阳上午11:37@易超云_上海蓥石_紧固设计 [强][强][强]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上午11:45@易超云_上海蓥石_紧固设计 这里存在一个平衡。如果紧固力大,可能不容易松动,但容易疲劳;反之,紧固力小,疲劳问题没有了,但容易松动。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上午11:47另外,所谓“足够”,不要说本身就存在如何物理定义的问题,定量的判据又是多少呢?
CHAOYUN上午11:55@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 关于是否“足够”,汽车行业正向设计有一套成熟的设计方法;关于“疲劳”,CAE也有现成的评估准则[愉快]
Du^_^青阳上午11:58我非常赞同昨天任总说的“最好的防松是设计”(足够的预紧力来自选型),也非常赞同易工说的“夹紧力足够”(足够的预紧力来自紧固工艺控制)。我发现关于螺栓紧固工艺在很多工业部门是一个三不管的地带,设计说规工艺,工艺说归设计。设计和工艺的分家是学习前苏联的,应该统一起来。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上午11:58@易超云_上海蓥石_紧固设计 规范也好,方法也好,肯定是有的,但是否严谨完善,是否综合考虑了疲劳与防松的问题?那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下午12:01据我了解,疲劳问题还是有考虑的,防松问题比较为难,关键是没有防松和疲劳的综合考虑。当然一般而言,松动问题不突出,因为紧固力必须较大,因而会首先出现疲劳。
烟花易冷下午12:03@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 我的理解如果紧固力小(预紧力不够),就容易松动,才会引起疲劳
老孟下午12:03@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 有的并不是必然
老孟下午12:03对,松才是问题
张池下午12:05@孟武功一7412工厂 前辈
老孟下午12:06不必客气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下午12:08@徐勇-宁力紧固件 紧固力大,一定会首先疲劳。紧固力小,首先表现为松动。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下午12:09@孟武功一7412工厂 必然不必然,你指什么?
老孟下午12:09大不是问题,它有规范,并不就“一定“疲劳
烟花易冷下午12:10@孟武功一7412工厂 [强]
老孟下午12:11在源头设计上己考虑了后续的许多问题
烟波钓徒下午12:14疲劳和松动哪个在前哪个在后?我认为是松动在前
老孟下午12:15前一段就讨论过这些问题,紧固的大多场合并不属疲劳范畴,只是后边的许多条演化为了疲劳问题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下午12:16@国检检测紧固件失效分析~王慧 很大程度上与装配的紧固力有关。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下午12:18@孟武功一7412工厂 前一段就讨论过这些问题,紧固的大多场合并不属疲劳范畴,只是后边的许多条演化为了疲劳问题:那么,如果紧固力大,是不是没有松动?还是经历多少载荷周次,才有松动?松动时,疲劳状况如何?这些情况有没有考察具体结果?
烟花易冷下午12:19钢结构用螺栓连接设计,就没有疲劳这一问题
老孟下午12:19当然有了,要不然能那么说吗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下午12:21大紧固力,而没有疲劳,应该说设计上抗疲劳非常成功。同时,也可能是预估疲劳寿命比较保守,比如5万次没有明显疲劳,你敢定设计寿命为10万次吗?
Du^_^青阳下午12:23到目前为止,人类有两个工业产品以如此大规模地、高质量、高可靠性地生产,一个是汽车,一个是手机,可谓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。紧固件是一门实践技术,每天上亿量汽车来回跑着几十亿公里,在做着疲劳试验,也没天天听说谁家车轮子开飞了,车散架了。所以,我有两个观点:1)首先得向从事汽车紧固件行业的朋友们致敬,你们很厉害,我很佩服;2)希望其它工业部门向汽车行业学习。咱们开着车从来都不担心车上的螺栓疲劳,所以汽车行业的专家们分享的太值得学习了。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下午12:26确实,工程经验是非常宝贵的,因为是行之有效的。但技术进步就在于精益求精。
老孟下午12:26前边说了与有些条件下看是有产生疲劳的可能仔细去分析,就是2没0次方都没一毛钱关系
老孟下午12:27是设置20次方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下午12:28拿飞机来说,减重一克往往都是求而不得的。重量减轻,可以有多方面的好处,比如,有效载荷增加,油耗减少,巡航时间长,航程远,机动性能好,等等。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下午12:30如果以“静力覆盖疲劳”的原则设计,往往偏于保守,也就是说,疲劳寿命过长,或者结构重量大。所以,疲劳设计(包括损伤容限设计)是提高设计质量的基础。
西风月光残白发堪荏苒下午12:30当然,提高设计质量,绝不是限于疲劳,而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精细。
思想在碰撞中闪光、传播;也许我们无法到达真理所在,但我们在遵从科学的精神和方法...